鄉福首頁
401期 >
2021年5月
迷信,還是信仰─從白沙屯媽祖進香觀察民間「信仰」內涵
      于天恩

 

白沙屯媽祖到北港朝天宮的徒步進香活動,是白沙屯拱天宮一年一度的盛事。出於對民間信仰的興趣,想要體驗難得一見的盛況,我與朋友於4月16日前往北港朝天宮參加白沙屯媽祖的「刈火」儀式。

當我們抵達時,朝天宮的內外殿早已擠滿信徒,或從苗栗一路走來,或從全台各地趕來。隨著儀式的進行,會場內漸漸被莊嚴、卻又熱情的氛圍所籠罩。莊嚴體現於法師念誦經文與祈福時,信徒多雙手合什虔心祈禱。熱情則在儀式的結尾處達到最高峰,由法師引導眾人不斷地高喊著:「進喔!」同時依序把香擔和媽祖神像由大殿內傳向門口的神轎。「刈火」儀式便在此不絕於耳的歡呼聲中落幕。

在參與雙語營的服事時,也常常會遇到像這樣的廟會活動,一邊唱詩歌、一邊聽鞭炮聲的情形早已是司空見慣。在臺灣的鄉村,每年都會有數千場的廟會活動,並有數以百萬計的信徒參與其中。廟宇的影響力滲透於鄉村的每一處,使許多人即使聽聞福音也難以改宗。因此,對於基督徒來說,民間信仰的形象應該是一頭「巨獸」,阻擋人們相信耶穌。然而,我曾經在雙語營中,聽到輔導分享當學生談起跳陣頭的經驗時,自己感到不知所措;也聽過有基督徒在家訪時告知對方,神明桌上的祖先牌位是偶像崇拜,應該要清除。

這些經歷讓我浮現一個疑問:我們真的能夠厭惡民間信仰,同時又愛它的信徒嗎?應該視民間信仰為迷信,還是一種信仰?聖經的教導是:「對什麼樣的人,就成為什麼樣的人。」若是能尊重對方的信仰,就有機會展開進一步的對話;嘗試理解對方的信仰,才能發現人類內心所存在的相同需要。這個觀點提醒我,下次在講述基督信仰的真理之前,可以先與家中擺放神壇的阿伯,或參加陣頭的學生,聊聊他們所經歷的故事。

(作者為雙語營會籌備組同工,師大歷史所碩士生)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