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184期 >
2003年4月
訪問林華山‧劉碧珠夫婦

       劉晴吟姊妹整理

 

問:林醫師及師母請簡單地把你們的背景稍介紹一下?

答:在六十年代,我們和一般人沒有兩樣,「輸人不輸陣」一窩蜂往美國跑。選個大城市--紐約市,找個大醫院安頓下來,忙著「五子出頭」一截就是三十年。回首一想,真是看到神一路帶領(事後才看見)。祂安排剛蒙恩不久的我們(1968),在Queens, N.Y.林三剛弟兄及徐華醫師的帶領下,讀經、禱告、教會生活等打了美好的基礎,飲水思源,不難看見神的預備。1970年開始「紐約基督徒退修會」(現在 “靈命進深”的前身),嘗到離開塵世與主深交的甜美。因著台灣移民潮的湧入和交通的距離,就在住處的 Staten Island, N.Y.由查經班開始,成立了華語教會,十年後又開拓恩光教會(台語教會)。長江後浪推前浪,大陸學者湧進北美,開拓了我們宣教的眼界,我們利用醫生身份的方便,關心他們的健康,對大陸來的同胞傳福音。看到他們的渴慕、蒙恩,不禁想到自己還有在台灣未信主的親人誰去向他們傳?於是先為他們提名代禱並寄文宣,柔軟他們的心田,就這樣開始了台美兩地飛,遠距離的親人傳福音。

寒暑的更替,孩子們成長自立,上大學、去宣教、去加州--一去不回,留下倆老。聽著另外一頭電話裡孫子的叫聲,看著窗外白雪飄飄不知何時了,想到鏟雪、關節痛--不如歸去!1997年搬來南加州並且加入台福的大家庭。

問:你們在教會事奉中,對那方面比較有負擔?近年來你們對台灣宣道這麼熱心,為什麼?

答:來加州不久,華山心臟再挨一刀,這下決定提早退休,九條血管全部為主用(twice triple bypass)。加州真是台灣移民的大本營,市場、球場、公園,又天天大太陽,時時刻刻、到到處處都是傳福音的大好工場,我們於是在教會裡帶領主日學、在家裡開小組查經、訪問慕道友。為更上一層樓,同時也到台福神學院、華神北美分校去進修裝備自已。

「台灣不比蒙市遠」,更何況那裡有骨肉之親、兒時之友還不認識主。同時發現加州有一大群的早期的小留學生,稱他們是CBC,和美國土生的ABC這一代青年,由於父母是第一代移民,所以對台灣都不陌生,更因為台灣盛行學英語,是巧合?是神開門?我們開始帶隊回去,利用教英語的機會關心台灣鄉村福音的需要。

問:你們如何參予台灣鄉村福音工作?策略如何?如何應用你的專業於宣教事工上?

答:八十年代華人教會對宣教剛啟蒙,於是在教會裡鼓勵並帶領青年人去參加 Urbana宣教大會,就在1989參加華人差傳會中(Chinese Mission),認識了專題講員—介紹台灣鄉村福音的講員陳昌和牧師。驚聞自己家鄉臺灣,尤其是鄉間,屬靈的荒涼、偶像的膜拜、人心的剛硬,而陳牧師一個「外省人」為了服事鄉間百姓,到菜市場去學台語,整個鄉村福音佈道團也由一對內地會宣教士魏德凱牧師夫婦,為愛鄉間百姓的靈魂的緣故,騎車繞鄉禱告來成立。而我,這個吃台灣米長大的「正港台灣郎」又是「基督徒」竟然「朦喳喳」!三個晚上在大會裡為台灣流淚禱告。

深深相信有許多人跟我們一樣,來美後一路埋頭苦幹,不知家鄉幾許?於是我們夫婦倆人寫信、打電話,「不見笑」毛遂自薦,盼教會賜於機會來分享。帶著自製的鄉村福音的看版、文宣,到處擺攤子,不論小組聚會、主日學、退修會等,在紐約附近各大城、小鎮,無孔不入「四匱走透透」,盼能提醒北美華人教會認知台灣鄉村福音的需要。同時邀請鄉村福音佈道團的同工來美國,「本尊」真人實事的來見證分享,他們一顆委身、與空中惡魔爭戰、與鄉村老百姓認同的心,感動了許多教會和兄姐在認養和財力上支持。更成立鄉村福音佈道團北美董事會,在各地設有負責的弟兄就近傳遞異象。

過去兩年來,回應台福的 “Taiwan Mission”,我們親自帶隊和一群1.5代的青年人回台短宣,特別是到鄉村需要的地方去。青年人進到國中國小教英文,神奇妙的打開了學校的門,只要不誇張,用技巧、禱告求神賜智慧,福音照樣可以傳。我們則利用醫生的身份到社區活動中心、媽媽教室甚至到廟裡去開健康講座,用民間小調譜上福音詞句帶唱,用 Power Point以圖識意,講解疾病的預防,在輕鬆的氣氛中帶入勸誡警告,並提醒村民,醫生醫人,人人還有一死,緊接著由醫師娘從講座的主題帶入福音,指出:人的罪、人的軟弱、無奈、無助—“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並帶給鄉民一條出路:神,造物主恩典的預備和永生的盼望。感謝神!沒有人因聽見耶穌而提早離開。

衛生所、鄉公所、學校、藥商等都是理想的合作對象。問題解答、有獎問答、來者人人有獎是變通的辦法,履試不爽。反面的、不理睬的不是沒有,一個已有多次被賣藥的郎中所騙,以及對外來人不信任的保守鄉鎮,口嚼檳榔的阿公、擔菜籃賣菜的歐巴桑、討海為生歐吉桑、騎腳踏車上學的學生…..,只有更多的愛心與了解;更長的時間與投入。

參與宣教回來的人,不論老少(2002冬這批有81、74、72等高齡勇士),他們不但靈命更新,更新鮮更活潑;事奉的心態不再一樣,更謙卑、更有愛心,每個人都能見證他們經歷神奇妙的作為,看見學生態度的改變、一群一群小朋友的決志、徹夜哭泣的代求、兄姊愛心的擺上、及時奉獻的供應…..。得時與不得時,總要傳福音;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有時自己收割,有時別人收割,忠心的人同享喜樂。

(願藉此一角,呼籲醫療工作者,鄉間開健康講座是供不應求,我們正進行與台灣路加醫療團契搭配,建立醫療網,盼能定期到鄉間為鄉民服務,藉此破除鄉民對教會的成見進而接受)。

問:你們退休後如何善用時間為主作工?對於銀髮族,金色年華,養兒育女責任已盡的兄姊有何建議?

答:我們早起早睡,清晨親近主,分享讀經的亮光,一齊禱告,設定每天禱告事項,學習忠心代禱。打ㄚ公球、快走、飲食節制,互相提醒勉勵,三不五時和兒女們一齊聚餐、唱詩禱告,給他們留下好榜樣。在孫子們的身上練習講故事,一舉兩得,以備宣教用。

六十年代來美的一群,正值退休年齡,若是可以,提早退休;若環境不許可,不妨開始準備「收腳」,學習過簡樸的生活,在神的話語上裝備自己,在教會裡關心宣教事工,利用假期參加短宣。神紀念有心的人,甚至是「開心」的「歹心郎」。

家鄉的需要,基層百姓的甘苦,尤其是因科技的猛進、社會的變遷,帶來鄉下的老大人、放牛呷草的學生,命運之痛、生活之重,無奈無助,茫然若失的日子,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

只仰望施恩的神,不要叫我們忘記,不是淡淡的思鄉,乃是重重的負擔、息息的相關。「…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們雖不曾獻年青的力量,但老兵不死,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神,願攜手跑盡這最後的一段路程。

(歡迎兄姊與我們聯絡。E-Mail :eunicelin@juno.com;Tel & Fax:(949)262-9107)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