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381期 >
2019年9月
吃在中埔
      何秀慧

這次國小雙語營時,有位輔導問自己小組的學生,對家人的期待是什麼?課輔班的阿勇回答她:「可以全家一起吃飯。」阿勇指的是家人聚在家裡一起吃飯。這個答案,看似簡單,卻隱含許多令人費解的現象。

吃在中埔,沒有一間可以拿來評分的餐廳,但外食仍是許多鄉民(尤其是下一代)的選擇。我所指的中埔,主要是以教會所在的中埔村為主。不包括靠近嘉義市的頂六或後庄。中埔村因為有兩間學校—國小和國中,以及行政單位—鄉公所、圖書館、郵局、警察局、消防隊、農會、清潔隊,所以住家和商家較其他的村落集中。商家除了診所、藥局、小百貨店、服飾店、雜貨店、水果店、美髮院、理髮店外,大概都以吃的為主。店的數量排行榜前幾名是中西式早餐店、飲料店、火雞肉飯店、越南小吃店,而自助餐廳、台式快炒店、鹽酥雞攤位、麵食館、及唯二的便利商店—農會超市及7-11,也立於不敗之地。

中埔村街上的早餐店不下十家,店家在清晨五點多即陸續開店營業。顧客先是上山採茶葉、檳榔的,或是種水果蔬菜菇類的,接著是載著孩子上學的。許多婦女,即使當了阿嬤仍然為了幫忙家計,一早出外謀生。另外,無論來自印尼、越南、柬埔寨、中國…,離鄉背井,嫁到中埔的新移民,通常工作打拼又顧家,在乎孩子的課業,卻因文化語言…種種隔閡,加上夫妻關係及三代同堂的挑戰,不知如何陪伴及參與孩子的成長。有時婆媳之間的飲食文化,也造成廚房及餐桌上的張力。

偶爾外食也是值得的,如果家人親友可以相聚一堂,放鬆談笑、溫馨吃喝,省了預備和收拾的功夫,把精神、體力和時間留給美好的時刻。

但是,如果外食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尤其是還在成長中的孩子,他可能營養失衡,可能喝了太多含糖、含咖啡因的飲料,可能吃了太多加工食品,可能口味愈吃愈重,可能他的學習、他的健康、他的情緒…都正受到嚴重的威脅。

更大的遺憾是,心靈的孤單和饑渴無法找到正確的管道來解決。

中埔許多的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在城市工作、或離異或被關…),即或父母在家,也因各忙各的,難得同時坐下來同桌吃頓飯。

如果今天耶穌來到中埔,祂會和他們一起吃飯嗎?吃什麼呢?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