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374期 >
2019年2月
七股鹽山 
      施大俊


曾經在365期的簡訊中,介紹了七股的“特別來賓—黑面琵鷺”<。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七股的另一個特色,那就是:鹽山。他是來七股旅遊必到的景點之一。但一開始他原本只是鹽田的曬鹽場,後來因為生產成本無法與進口鹽競爭,曬鹽從此走入歷史。從維基百科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稍微了解鹽山形成的歷史:

七股鹽山位在台南市七股區和將軍區,是臺灣面積最大、最晚發展的七股鹽場遺蹟之一,總面積有2,700多公頃,全盛時每年產鹽11萬噸,主要供應國內農工業用鹽,隨時代變遷,曬鹽不符經濟效益,七股鹽場遂於2002年5月廢曬,結束台灣338年曬鹽歷史,七股鹽山的休閒遊憩時代隨之開啟,轉形成為著名的鹽業觀光據點,即新南瀛八景之一「鹽田曬玉」的所在地。由於鹽山如白雪耀眼,像長年堆雪的長白山,也稱作「南台的長白山」,來臺觀光的日本人則戲稱是「台灣的富士山」。最主要的鹽山有兩座,為鹽山主峰和鹽山北峰,前者是為七股鹽場末代的曬鹽堆疊出的人造山,海拔高度為20公尺,約相當於七層樓高,堆儲之鹽約六萬噸;後者來自西澳洲,為粉碎鹽工廠的原料鹽。(維基百科)

2003年我和楊牧師,我們全家搬來七股,當時鹽山剛開始轉型經營,曾經帶領青少契的孩子們去爬過鹽山,當時的鹽山,極為雪白,實在神似日本的富士山,幾年下來,不但變黑,變髒,風吹日晒雨淋之下,更是變矮,甚至底層發生崩塌,近來許多到此一遊的人,都有些許的小失望。如何持續修補並維持他的風貌,將是經營者他們需要思考的課題。相對於鹽山的變化,我想起了聖經上的話: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以賽亞書2章2-3節)

在舊約的時代,以色列人一年三次會登耶和華的山(錫安山),因為在當時,那是猶大國的首都,也是聖殿所在地。對以色列人來說,神的山是有屬靈中心的意義!今天,對於我們這些神的兒女來說,他仍然是我們心中的嚮往,有一天,當耶穌再回來時,巴不得我們都能和祂在那裡相會!願主更多地加添我們渴慕祂的心,阿們!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