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355期 >
2017年7月
流奶「魚」蜜之地
      張得桂


我們一家生活成為學甲人,卻不屬學甲人,如同主耶穌為門徒的禱告:「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約17:16)然而,基督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這是入境不隨俗的福音生活。另一方面,我們的事奉好像當年摩西差遣十二個偵探進入迦南地四十天的情報任務,眼見耳聞有驚喜也有驚恐,信心剛強有時,怯弱有時。果然,學甲這塊土地是流奶與蜜之地,物產豐富,不可勝數,其中出產虱目魚,英文Milk Fish,魚肉質如奶鮮嫩白。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除了魚塭,還有玉米田,最主要作飼料用;有一次,在慕道友的家,伯母拿自己種的且水煮的玉米請我們吃,口感飽Q又滋潤。在地朋友也幾次送我品嘗當地出產的西瓜、哈密瓜與蕃茄等,在旱地鹽分土壤下反而長出如蜜香甜又多汁的水果。

學甲一年的慶典,除了傳統宗教民間信仰的活動,三月有蜀葵花節,蜀葵花是學甲的代表花;五月有西瓜節,結合早期農村紅腳笭風俗;十月有華宗盃全國性質的排球比賽,這是學甲人團結對外的盛事,展現在地人招待的熱情與活力。當然,這些節慶文化的推動與民間信仰及地方勢力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許多訪客初次來到,乍看印象是井然寬敞的街道,原來學甲在日據時代後順利推行土地規劃、街道整理,因此與一般鄉鎮道路蜿蜒曲折迥然有別。關於地方人物,我聽說幾位「巨人」的事蹟,於日據時代出生,大多求學負笈東瀛,有出身望族的,也有貧民白手起家;他們的奮鬥精神與成就偉業令學甲人十分景仰,有的畢生為鄉里的福祉付出無盡的貢獻。所以,學甲有兩三條道路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甚至紀念碑上刻著「民不能忘」。

站在時代巨人的面前,縱然他們血肉之軀已倒下,我活著的人有什麼誇口的?我能為學甲做什麼呢?這裡多的是「魚」,還有「玉米」,那麼區區的五個餅和兩條魚(教會)怎麼餵飽學甲人呢?五餅二魚似乎無法為學甲做出什麼貢獻,惟一我能做的是聽從耶穌的話:「拿過來給我。」(太14:18)並且定睛看耶穌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倘若這地沒有跟從耶穌到十架的門徒,學甲人又如何領受「道成肉身」的餅和魚呢?在我心裡也刻著民不能忘,作永活基督神的子民不能忘記主差遣我們的使命──「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20)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